最近刷手机看到一条新闻,直接把我整懵了,国有大行一年期存款利率跌破1%,100万存一年利息只有9500块。 这钱别说跑赢通胀,连商场吃顿高端火锅都不够!有专家直接建议搞零利率甚至负利率配资网股票配资门户,吓得我妈连夜打电话问我:“以后存钱还得倒贴利息? 这钱到底该放哪儿? ”别慌,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这事儿。
存款利息跌破地板价,银行都嫌你钱多
现在去银行存钱,利息低得让人想哭。 大银行一年期定存只有0.95%,活期存款更是惨到0.05%,放10万块进去,一年利息50块钱,买杯奶茶还得自己贴2块。 中小银行稍微大方点,比如光大银行一年期能给到1.15%,但也就是从“吃不饱”升级到“饿不死”。
银行自己其实也委屈。 现在贷款的人少了,房贷车贷都不好放,存进来的钱堆在仓库里还得倒贴管理费。 有个数据很扎心:银行的净息差(存款和贷款的利息差)已经跌到1.43%,创了历史新低。 说白了,银行现在就像个中间商,差价都快赚不到了。
这三类人,我劝你老老实实存银行
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冒险投资。 刚毕业的小年轻,工资还没焐热就得交房租,这时候拿钱炒股等于送人头;退休的大爷大妈,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,经不起股市过山车折腾。 专家建议这类人至少留3-6个月生活费,放在货币基金或者活期存款里,关键时刻能救命。
存钱也有讲究。 现在三年期定存利率还能撑在2%左右配资网股票配资门户,手头有闲钱的可以提前锁定利率。 年轻人可以试试“阶梯存款法”:把5万块分成1万、2万、2万三笔,分别存1年、2年、3年。 到期一笔就转存3年,既能应急用钱,又能吃到长期利息。
还有个野路子,薅中小银行的羊毛。 比如某些城商行3年期利率能给到2.6%,比四大行高出一截。 记住鸡蛋别放一个篮子里,每家银行最多存50万,有存款保险兜底才安全。
钱从银行搬家,这些路子比存款香
胆儿肥的早就开始行动了。 国债最近卖得火,3年期利率2.5%,5年期2.8%,大妈们凌晨就去银行门口排队。 手头紧的可以玩国债逆回购,月底、年底收益率经常飙到5%以上,1000块就能上车,适合搞点零花钱。
年轻人则盯上了“躺赚神器”。 余额宝这类货币基金虽然收益降到2%左右,随用随取真香;银行APP里的活期理财,比如招行朝朝宝,2.3%的收益还能直接扫码付款,比死期存款灵活多了。
想多赚点的可以看看红利策略。 四大行的股票每年分红4%-6%,比存定期划算。 懒得选股的就买红利ETF,比如中证红利指数基金,去年股息率超过6%,还不用交印花税。
零利率真要来了,有人已经开始疯抢这些
最近银行客户经理明显感觉存款留不住了。 有人把房子抵押了去炒股,有人all in黄金,还有大爷把定期存款换成增额终身寿险,活着能拿3%复利,人没了还能给子孙留笔钱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消费市场也起了变化。 年轻人算了一笔账:存钱利息不够吃顿烧烤,不如618囤点日用品。 数据显示,“520”促销期间珠宝消费暴涨130%,有人直言:“反正钱放银行也贬值,不如给老婆买个金镯子实在。 ”
银行这边倒是松了口气。 存款利息降了,放贷积极性反而高了。 最近经营贷利率卷到3%以下,公积金贷款额度上调,想创业的、买房的倒是捡了便宜。
听专家一句劝:别把鸡蛋摔碎了
金融圈的大佬们给了两套方案。 保守派建议“五三二分配法”:50%的钱存银行、买国债;30%买指数基金,跟着大盘涨跌;剩下20%留着搏一搏高收益。 激进派直接上案例:95后程序员用工资定投纳斯达克指数,三年攒出首付钱。
但所有人都强调一件事:别跟风! 看到别人炒股赚了就去开户,听说黄金涨了就去抢金条配资网股票配资门户,最后大概率被割韭菜。 不如老老实实学点理财知识,至少得看懂新闻里说的LPR、CPI是啥意思。
辉煌优配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